<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用户登录

        365bet体育在线游戏_365bet.com游戏奖金_网上365平台被黑提款

        抗疫进行时 | 作家们的朋友圈,有这样一份温暖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周茉  2020年02月06日08:00

        编者按

        疫情突如其来,生活措手不及。恐慌,悲痛,紧张,感动,无奈,鼓舞…… “百感交集”都不足以表达我们复杂的心情。

        作为生活的记录者、情绪的捕捉人,作家们关注、思考、书写这场陌生而残酷的“战役”;作为社区的居民、家庭的一员,他们也响应号召,关门闭户,安居家中,在关切疫情的同时,尽力调适生活和写作的节奏,有无奈,有自嘲,更有对生活的温情与热望。

        非常时期,记者从作家的“朋友圈”里截取日常片段,相互鼓励,传递希望。

         

        1

        2020年1月29日,大年初五凌晨,报告文学作家丁晓平从安徽省阜阳市坐火车回北京,这不是一趟特殊的列车,却是一趟特殊的行程,尤其在这个时候——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从湖北省武汉市开始,以极强的传染性在全国各地大肆蔓延。一时间,“戴口罩”、“少出门”成为这个庚子年伊始最频繁和关切的嘱咐,也成为春节期间每个人心中的一根红线,不是纳福,而是警戒。

        列车上,丁晓平能清晰地听到8号中铺的呼噜声,他用文字记下了这样的时刻:“……一个车厢的口罩也抵挡不住,他一个人的音量。子夜的窗外,因黑暗而深邃茫茫,路途的时间迢迢,一个人的世界,因此安静而辽阔……”这首呈现于微信朋友圈的小诗,丁晓平将它命名为《子夜诗集》。他在漫漫黑夜中写道:“过去的一切都会过去,抬头看看天空,点点繁星虽然不能照亮你的行程,但是,它已经让你想到,明天早晨的日出。”

        ▲丁晓平从安徽乘坐火车回京

        对白族作家彭愫英来说,小时的乡间小路变成今日四通八达的公路,故乡的每一点变化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的家乡在云南怒江,2月1日,碧罗雪山上的晚霞吸引了彭愫英的视线,6公里多的公路,她决定徒步回家——“雪像个烤火取暖的孩子,被霞光暖着。”路口一个又一个疫情防控执勤点;县里、乡镇、村里,全民动员,层层防控,人人把关。彭愫英说,做好防控,做好自己,不给疫情战增添负担,就是出力。回到家,天黑尽了,小狗憨妞欢跳着迎接主人归。

        ▲彭愫英所拍摄的碧罗山上的晚霞

        ▲彭愫英回乡路上遇到的疫情防控执勤点

        《中国艺术报》编辑金涛在大年初四回到老家,他发了3张照片:空荡荡的地铁5号线,空荡荡的北京西站,空荡荡的高铁车厢。并配有一行文字:地铁运营期间车厢按最大通风量通风换气。

        广西作家凡一平雷打不动的两件事:绘画与写作。这个本该热热闹闹的春节,倒给了他大把时间在家安心创作。他在朋友圈笑说,这时候就得给闺女做榜样,抗击病毒,展示我们作家的定力。

        ▲凡一平在家期间继续文学创作,为闺女“做榜样”

        一张浔江的开阔水系,一张漫天红云的晚霞,两张风景照大概就是《人民文学》“90后”编辑梁豪2020年的春节。他回广西过年,今年家乡的年味尤其淡,郊外偷放的烟花也没了,居然能听清电视里小品的对白。没有喧嚣,没有热闹,如果不是因为疫情,反而让人生出一种静美的错觉。这个小伙子感叹:“总会过去,总该向好,总有期待。此刻有鸟在树梢闹,美得一塌糊涂。” 可惜,这非常态的“宁静美好”此刻也增加了他的紧张与不安。

        ▲梁豪所拍摄的家乡浔江水系

        大年初九,网络文学作家琴律在年后第一次出门,为了倒垃圾。今年父母从东北到北京和她一起过年,前几日返回东北后,两人自行隔离半月,身体无异样再出门。为此琴律在朋友圈“隆重表扬爸妈,退休后也坚持老共产党员优良作风。”

        1月26日大年初二,山西作协副主席李骏虎在办公室值班。被爬山虎环绕的仿古建筑,棕框绿窗,门口挂了两盏红灯笼,衬着角落未化的雪,不显萧条,倒别有一番风味。为了响应国家号召,防控疫情,李骏虎主动退了返家的票。他同很多作家一样,心系疫情的同时,按照防疫提醒严格要求自己。

         

        2

        面对传染性疾病,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疫情之下,减少出行,不少人都变“宅”了,踏踏实实呆在家里。又逢春节假期,和家人相守,用心体会平凡日常,于无奈中透出一份认真生活的热情。

        “80后”作家宋小词是湖北人,在武汉生活近十年。由于防疫需要,武汉市民的生活更加封闭,朋友圈成为她施展厨艺的平台:“一名主妇的神圣职责就是用心做菜,设法将简单的食材烧出可口的味道,让老公孩子多吃两碗饭。”配图是几道看起来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很多作家朋友点赞,并评论留下暖心祝福。

        好好吃饭是一种生活情趣,年轻作家梁甜甜在论文与疫情的双重压力下,不能出门,只能“读书写书玩食物”——排骨冬瓜汤,“抗病毒”炸酱面,米饭精灵与醋溜白菜,还有每日晒图晒饭的“云聚餐时间”……

        ▲梁甜甜的朋友圈“美食集结照”

        ▲青小衣边陪同家人,边进行抗疫情主题创作

        相较之下,诗人青小衣似乎更幸福。回到老家河北省成安县,全家为防疫情自动隔离不出门,86岁的婆婆隔一会儿就拄着拐杖给她拿吃的。从朋友圈的照片上看,婆婆背影略显佝偻,但依然能感到身体里的一股力量。青小衣开玩笑地说:这吃不胖都对不住老人家呀!

        在家蹲守,内刊《花开文学》编辑王桂芳练就了入微观察的好本事:想下楼买东西,又不敢去。从卧室走到客厅,再从客厅折回卧室,街道红灯闪亮,人烟稀少。躺下来把脚蹬在热热的暖气片上,屋顶雪白,灯圆圆的,紫色的叶子旁啥时多了几个绿泡泡,一个,两个,三个……

        前几天,一个在家用各种方式锻炼的视频在微信里迅速传播,做操,健步走,甚至乒乓球、羽毛球等户外运动都搬到了房间内。不能出门,也抵挡不住大伙运动的热切。大年初四,“90后”作家庞羽走了一万多步,在家。平时她热爱健身,防控疫情期间也没闲着,除了客厅卧室循环锻炼外,已经开始平板支撑了。庞羽在朋友圈发起健身呼吁,胖友们,打起精神来!

        为了防疫,很多家庭取消了聚餐,很多人取消了和朋友的娱乐活动,节日气氛难免冷清。与往常一样读书、写作,让作家们在面对压力与危机的时刻,精神上多了一种支撑,内心多了一份安定。张学东闭门重读了两部与病毒相关小说——薄伽丘的《十日谈》、加缪的《鼠疫》,并表示“此刻读之,不免感叹”。2月3日,《山花》杂志主编李寂荡即将出门上班。他准备了口罩、消毒液、空洗涤瓶。春节在家期间,李寂荡坚持做翻译练笔,朋友圈晒的照片上,能看到打开的英文原稿与密密麻麻的译文。他庆幸年前已经印好了第二期杂志,“上班首先要做的就是发下一期稿” 。

        ▲李寂荡的假期练笔

        ▲谢有顺在村里给孩子们讲故事

        除夕夜,评论家谢有顺在母亲的“要求”下料理了一条三十多斤的大鱼,足有半人高。有前辈在朋友圈的“大鱼照”下留言:妙笔与屠刀齐飞,文章共鱼肉同享。此时,大家还没料想疫情会如此严重。这之后的几日,谢有顺除了陪家人上山漫步,在村里给孩子们讲故事,就是与笔墨宣纸为伴。弋舟、王方晨、陈立伟等不少作家,都在这个因为疫情而清净的春节,挥毫泼墨,伏案而书。有为防控疫情加油的对联,有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也有只言片语的安慰与期许。作家李浩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假期的画作,蜻蜓、蝴蝶、天牛等几只精致灵动的写意小昆虫,并题“腹中郁气结,提笔画小虫。时疫应早尽,容我哭几声”。

        作家书画

        “主题:书是一艘通往未知的小船。内容:被一本书逼疯的责编,如何意外找到了书中的珍宝。”这几行文字源于广西师大出版社编辑黎金飞的朋友圈。防控疫情期间,他所参加的“蛮缠读书会”开启了2020年线上阅读模式,黎金飞在微信群里做了第一期分享,聊聊自己在责编《当图书遇见战争》时的故事。他想通过微信传递给爱好文学的朋友们,“希望特殊时期,我们不忘阅读,拥抱纯粹的乐趣。”分享结束后,黎金飞发了一首歌,送给群里的朋友们,他自己弹唱的李健《异乡人》。

        写写画画之外,蒙古族作家郭雪波力求在家“喝酒吃肉不添乱”:“从一只羊腿到一盆涮锅子,肉土豆蘑菇粉条子萝卜,外加瓶老酒,也就一个钟头的事儿。半个月没下楼,没出屋,广积肉,多存酒和菜,病菌奈何我也!我们的抗战!”能够理解,朋友圈这份慷慨激昂背后,也是精神压力的释放。郭雪波说,内心一直不安和焦虑,无法上前线做什么,实在是匹夫无奈,只盼疫情早日过去,春天早日到来。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人们的脚步慢了下来,也许就像何金海在朋友圈的感叹,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从今以后,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社交聚会,读书,写字,喝茶,做饭,陪父母与家人。看山,阅水,摘白云,数星星……

         

        动画片《雪孩子》

        3

        真真假假的信息从微信、微博、抖音、头条号等各式新媒体平台上汹涌而至,甚至有不少先传播新闻,再辟谣新闻的“乌龙”事件。《十月》杂志编辑季亚娅关注疫情发展,也随时警惕不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她在朋友圈发了一张“补脑汁”照片,自嘲“自干一杯,劝你们也干点”,提醒大家要保持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

        此时此刻,诗人龙江峰则选择在山林中享受安静的时光。阳光穿过雾蒙蒙的青山,对龙江峰来说,如今手机铃声有点吓人,还是大山深处的石头,悬崖边上的树活得实在,“他们既不骗人,也不塞心。”

        近日,几位媒体朋友先后邀约诗人谷禾创作几首抗疫情主题诗歌,17年前“非典”来袭时,他曾经写过,后来发现“除了感动以外,啥都抗不了”,因而在朋友圈表示,这次默默关注,不再轻言下笔。但到底是诗人,一腔情感还是需要借纸笔为抒,化诗句为叹,几日后,在朋友圈见到了他的诗《疫情三记》——“本说不写,兄命难却,草成数行,权当添乱。”

        疫情中的武汉牵动人心,为疫情奋战在工作一线的医护人员同样叫人记挂。作家们的朋友圈,也是爱心捐助的重要渠道。得知武汉各医院物资紧缺,刘醒龙、叶天南等作家呼吁并联系各方筹集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用物资,自发向武汉各医院捐赠。身在瑞士的华文作家朱颂瑜一直关注国内的疫情进展,大年初四,连发三条朋友圈,表示“可以免费为定向捐赠湖北的援助物资提供海运服务,有需要的朋友请把具体信息留言给我,我协助对接”、“故土蒙难,心是痛的”,她祈望国内能尽快扛过难关。

        非常时期,公安文学作家吕铮在家陪儿子挠挠看动画片,他在朋友圈写到:四十年前的《雪孩子》,讲的是友爱、温暖、付出和自我牺牲精神,在当下社会尤为珍贵。挠挠看懂了,也被感动了。我告诉他,现在外面的医生护士就和雪孩子一样,他们是最美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