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21大学生国际文学盛典”在京举办 致敬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3月31日,由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写作中心联合主办的“21大学生国际文学盛典之致敬阿特伍德”在京举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译林出版社总编辑袁楠代表主办方致辞,阿特伍德通过视频发表了感言。
“21大学生国际文学盛典”自2016年创立以来,不分国度、不分种族,一年一届致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对文学具有创造性意义,倾心关注人类的爱、困境和理想的作家。2022年第四届“21大学生国际文学盛典”选择致敬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阿特伍德发表视频感言
作家是各自时代的见证者
“这是一份尤为特别的荣誉,因为它的终审评委是一群年轻的创意写作班的学生。”阿特伍德在视频感言中对获得致敬表达了谢意。她表示,写作就像一艘太空飞船,能够跨越遥远的距离,甚至能让我们在不同的星球、不同的宇宙间穿行。写作同时也是一架时光机,从过去抵达现在,又从现在前往未来。通过年轻的写作者,写作跨越了时空,让数千年以前的声音持续向我们发声,这些作家仍与我们同在,就像邻人一般。写作也能够从一种语言走向另一种语言,或许这是文学最困难的旅行。
阿特伍德认为,在人们普遍认为“真实的”世界上,作家的影响力有限。作家不是规则的制定者,也无法左右许多事情的进展,但作家可以成为预言家,成为说真话的人。由于作家阐述与人类的情感、行为相关的主题,这两个主题有时又让人感到不安,身为讲述者的作家便可能引发某些不快。在岁月的长河中,来自不同国度的许多作家都曾为此接受过不同程度的挑战。但为了创作出坚实、有力、优秀的文学作品,作家必须接受这种挑战。
“身为写作者,我们坚持呼告。我们在这世上巡游。我们倾听,我们体察。我们吟唱诗歌,我们叙说故事。我们是各自时代的见证者。”阿特伍德期待阅读到写作之路上的年轻旅人们尚未写就的小说和诗篇。或许它们也能穿越时空,抵达未来的某时某地,来到她的面前。她向他们致以衷心的祝福。
始终关注人类生存的境况
阿特伍德1939年出生于渥太华,毕业于多伦多大学,是加拿大小说家、诗人、文学评论家,国际女权运动在文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诗歌重要作品有《圆圈游戏》(1966)、《那个国度里的动物》(1968)、《诗选》(1976)等。1985年,阿特伍德发表的幻想小说《使女的故事》令她一举成名 ,被提名普罗米修斯奖和星云奖,以及英国文坛最高奖布克奖,成为20世纪最经典的幻想小说之一。她曾四次提名英国布克奖,两度获奖,分别是2000年的《盲刺客》和2019年的《证言》。她还获得过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卡夫卡文学奖、德国书业和平奖等国际着名文学奖项。近年来,她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之一。
正如致敬词所称,阿特伍德以非凡的睿智照见了人类意识的盲区。她的书写集诗性、批判、反思于一身,深刻洞悉人类的历史,预见世界的未来。她的作品不断拓展着写作的边界,丰富着人类对于女性、暴力、文明等议题的认知。她始终关注人类生存的境况,反抗占据支配地位的文化与观念所形成的压迫。她超越性的目光、强有力的声音、精妙的叙事,让那些被障蔽的显形、被埋葬的破土、被遗忘的铭记。
对谈现场
活动现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莉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黄昱宁围绕“用想象见证现实:阿特伍德和她的写作”展开对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悦然主持活动。张莉认为,阿特伍德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作家之一,她用女性视角对人类的生存境遇进行了总体观照,扩大了加拿大文学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黄昱宁谈到,随着年岁渐长,阿特伍德的写作之路越来越宽阔。但无论是女性主义还是科幻题材,阿特伍德的写作都与现实息息相关,她用貌似发生在未来的故事书写身边的现实。张悦然则表示,阿特伍德的小说之所以有未来感和预言性,是因为她写的故事本来就能穿越时空,不然不会被读者看到,这是阿特伍德给今天写作者的重要启示。她期待年轻的写作者能让他们的作品穿越过去,乘着文学的穿梭机有一天去到阿特伍德的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21大学生国际文学盛典之致敬人物”由5位作家、教授和专家从世界各国的作家和诗人中先推选出他们最为喜爱的3位文学大家,之后再由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研究生班为主的21位青年作家、诗人、大学生们进行讨论和终评,并最终确定一位致敬人物。评选的标准既考虑作家终身、整体的文学成就,也包括其作为知识分子对本国读者和国外读者心灵与生活产生的影响。“21大学生国际文学盛典”迄今已举办四届,前三届致敬作家分别是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瑞典作家谢尔·埃斯普马克和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产生了很大影响。
- 阿特伍德通过灵媒“采访”乔治·奥威尔[202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