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用户登录投稿

        365bet体育在线游戏_365bet.com游戏奖金_网上365平台被黑提款

        湾区协同 传承守护粤剧文化
        来源:光明日报 | 叶德平  2023年04月04日07:48
        关键词:粤剧 非遗

        2022年11月,多元粤剧节目亮相香港“粤剧日”活动。图为粤剧演员向观众示范粤剧化妆。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图片

         

        粤剧是岭南文化的瑰宝,也是香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连接粤港澳三地天然的“文化纽带”。早在2009年,粤港澳三地通过中央政府共同申报的粤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成为香港首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香港视察,看完香港粤剧小演员演唱粤剧选段后说道:“很高兴看到你们这么喜欢粤剧,这说明香港粤剧后继有人,也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生命力。”为保育和推广粤剧文化,香港从官方到民间都付出了不懈努力。近年来,粤港澳三地协同合作、各展所长,齐心推动粤剧更好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粤剧文化的传承守护。

        粤剧融入香港市民日常生活

        粤剧的表演语言为粤语。根据香港特区政府2021年人口普查,在5岁及以上人口中,惯用交谈语言为广东话的占88.2%。因此,大部分香港人都能看得明、听得懂粤剧。先天的语言优势让粤剧很容易受到大众欢迎。另外,香港民众祖上大多来自广东省,大家都会视粤剧为本地流传的传统文化。因此,粤剧也成为香港本地传统文化的重要印记。早在2006年,粤剧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17年自动被列入首份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回顾历史,作为源自南戏的广东主流戏曲,粤剧在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两广地区出现,在清代更是风行广东全省。1842年起,英国开始对香港进行殖民统治,但是这也没有阻碍粤剧在香港的流传。那时候,大量来自广州的“省港大班”(即往来广州与香港的粤剧戏班)在香港各处演出,深受香港民众欢迎。到了二十世纪初,香港粤剧演出迎来高峰,几乎无人不看粤剧。从客观层面上说,粤剧扮演着“文化纽带”的角色,把粤港两地的民众紧紧联系在一起。

        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象征,粤剧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艺术性。历经百余年的发展传播,粤剧已与香港文化紧紧地融合在一起,成为香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香港每年的《欢乐满东华》(香港东华三院的筹款电视节目)中,主持可改、明星可变,但是粤剧环节一定不能改变。不少民众都会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粤剧表演。

        除了这别具仪式感的《欢乐满东华》外,粤剧元素更是不自觉地融入港人日常生活用语。“大龙凤”(大型、逼真的表演,源自粤剧戏班“大龙凤剧团”)、“爆肚”(即时且没有准备的表演,原指粤剧演员做出剧本没有的表演)、“撞板”(做错事,原指演奏粤曲时节拍出错)等港人日常粤语俚语,其实都是源自粤剧的行内用语。

        如今的香港,在各个剧院,大大小小的剧团几乎每天都有粤剧演出。位于九龙之西、维港之畔的西九龙戏曲中心成为市民欣赏粤剧的重要场所。欣赏粤剧经典曲艺及折子剧目,成为越来越多香港市民的生活方式。

        不遗余力保育和推广粤剧文化

        无论是文化上,还是情感上,粤剧对香港来说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从官方到民间,香港各界都在积极进行保育和推广粤剧文化的工作。

        香港回归以后,特区政府积极推动相关工作。2004年5月,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即今日的民政及青年事务局)便成立了粤剧发展咨询委员会,就推广、保存、研究及发展粤剧的政策及相关事宜向特区政府提供意见。2005年11月,该局设立粤剧发展基金,支持和资助有关粤剧发展的研究、推广及延续粤剧发展的计划和活动。除了“软件”工作外,特区政府还积极开拓粤剧表演场地,例如把油麻地戏院及红砖屋改建为戏曲活动中心、为高山剧场加建新翼大楼,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建设位于西九文化区内的戏曲中心。2019年开幕以来,戏曲中心与M+视觉文化博物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共同构成香港文化艺术核心。

        民间保育与推广工作的重要旗手是香港八和会馆。八和会馆成立于1953年,其宗旨是确立和保护粤剧在香港的生存机制,加固其承传体系及扩展其传播层面,使粤剧能够活态承传下去。2009年,八和会馆发表了“粤剧承传计划”,以在传统基础上发展粤剧,传承粤剧文化。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民间粤剧爱好者,既出资又出力,推广粤剧文化。其中尤以由慈善家郭铭祥先生创办的生命励进基金会最享负盛名。郭先生在过去几年间,每年都会组队到香港三四十间中小学主讲“人生百味@戏曲”讲座,向年轻一代推广粤剧文化。2019年更是首创“香港粤剧金紫荆奖”评选,表彰与奖励青年粤剧工作者,鼓励更多青年积极参与粤剧编剧创作及演出;同时,也表彰资深演员对香港粤剧发展的贡献,使香港粤剧艺术能薪火相传。

        与此同时,高校的相关研究工作同样硕果累累。就香港教育大学来说,在2018年正式成立粤剧传承研究中心,通过系统的学术研究、崭新的数码科技以及由粤剧艺术家和学校所组成的网络,推广、促进粤剧教育的发展,以更好地传承粤剧文化。今年2月,该粤剧传承研究中心便在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大剧院举行“透过中小学粤剧教学发展中国文化及生命教育”教学成效分享会暨中小学粤剧粤曲交流会,积极推动粤剧进入校园的工作。

        三地交流合作传承守护共同文化遗产

        粤剧是粤港澳三地共同的文化遗产,三地应当紧密交流合作,齐心协力传承守护好粤剧文化。自2003年开始,粤港澳三地政府就将每年11月最后的一个星期日定为“粤剧日”,藉以扩阔观众层面,达到推广及保存粤剧的目的。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使得粤剧这一传统文化瑰宝成为讲述湾区同根同脉故事的重要文化名片,同时也为粤剧的传承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机遇。

        在大湾区的平台上,粤港澳三地各城市的交流更加频繁,合作更加顺畅,在进一步激发粤剧艺术活力的同时,也让大湾区传统文化更加多姿多彩。三地还签订了粤剧项目相关合作框架协议,开展诸多粤剧方面的交流活动,促进粤剧的保护与传承。相对于香港单一市场,大湾区能提供相对稳定的演出市场,有稳定的演出市场保证演员的收入,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年轻演员传承发展粤剧文化。

        粤港澳三地共同推动粤剧文化的保育与推广工作,还可以在制度衔接、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发力。在制度衔接上,可建立一套至少能通行于大湾区的非遗协同保护机制,一方面能协调各地文化差异,另一方面也能系统地构建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在资源整合上,可促进湾区内文化资源、经济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互通,在不影响本地资源的前提下,各个城市可共同推出一些由政府出资、民间主导的粤剧研究、推广与保育基金。在人才培养上,大湾区内可共同建立统一的粤剧培训系统,整合分散于各个城市的人才,还可协商建立一套标准规范的粤剧考级制度。

        总的来说,在推广与保育粤剧文化的工作上,大湾区要利用好“9+2”的先天优势,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利用好大湾区内不同城市的互补性,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我相信,粤港澳三地同声共唱,粤剧一定能够绽放更大的魅力,同时在人文湾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叶德平,系香港教育大学高级讲师、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